校园资讯

CampusInformation

校园新闻

    首页 - 校园资讯 - 校园新闻 - 入学教育(三)丨拒绝校园欺凌,共筑平安校园——点点手机版下载官网app开展2025级新生入学教育系列讲座

入学教育(三)丨拒绝校园欺凌,共筑平安校园——点点手机版下载官网app开展2025级新生入学教育系列讲座

发布时间:2025-08-25 11:56 信息来源:政教处-张露露 阅读次数:

盛夏八月,蝉鸣阵阵,为引导全体新生在迈入高中之际,系好安全第一粒扣子。8月23日下午,我校法律顾问何芳律师在正谊会堂面对高一学生开展“平安校园,拒绝校园欺凌”的法制讲座,讲座由政教处主任束传海老师主持。何律师用其专业知识通过概念阐释、原因剖析、法律警示、策略指导四大板块,层层递进,干货满满,现场氛围庄重而热烈。

首先厘清概念:分析校园欺凌的边界。何律师以权威定义为纲,辅以鲜活案例为目,指出校园欺凌不仅包括推搡、殴打等身体侵害,也囊括辱骂、讥讽、散布谣言、网络诋毁、群体孤立等精神伤害。其核心特征表现为“重复性”“力量不对等”“蓄意性”。一句“只是开玩笑”不能成为挡箭牌,一次“小打小闹”也可能成为伤害源头。

其次追根溯源:探究欺凌为何屡禁不止。何律师从宏观、中观、微观三维视角剖析成因:一是家庭层面——教养方式失当、情感陪伴缺位、暴力示范潜移默化;二是学校层面——成绩导向单一、同伴文化扭曲、管理缝隙存在;三是个体层面——情绪自控薄弱、法律意识淡薄、价值认知偏差。多重因素叠加,使部分学生将欺凌视为“树立权威”“寻求认同”的错误捷径。

接着敲响警钟:明确欺凌行为的法律责任。何律师结合实践以案释法,用校园欺凌的“成本清单”警示学生。一是民事赔偿医疗费、精神损害抚慰金、误工费、诉讼费层层叠加,经济代价高昂;二是行政处罚《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》明文规定,情节较重者可处拘留并罚款; 三是刑事追责如故意伤害、寻衅滋事、侮辱诽谤等罪名,年龄不再是“护身符”,未成年亦可入刑。一条条冰冷条文背后,是一个个悔恨终生的鲜活面孔,值得所有人警醒。

最后共筑防线:寻找预防与制止的可行路径。何律师强调为防范被欺凌,我们要做到:自尊自信、自强自爱。明确欺凌行为中,错误的是施暴者,而不是受害者。加强锻炼、强健体魄。健康强壮的身体是一切活动开展的基础,好身体会增强自信,也会让欺凌者不敢轻易靠近。与人为善、融入群体。和同学相处要团结友爱,不要说伤人自尊的话,言行举止文明。积极参与班集体活动,融入集体,当欺凌者意识到你是集体的一员,并非孤身一人,也不敢轻易伤害你。学会自护、远离危险。欺凌者往往寻找体力、心理上弱势的对象,因此要学会自我防护,远离危险。同时,何律师呼吁我们不能畏惧欺凌者,要大胆地说不,同时也要遵法守法,不做欺凌者,附和者和旁观者。

短短数小时的入学教育,只是起点而非终点。愿全体新高一学子携手并肩,把“拒绝欺凌”刻进青春年轮,用理性之光照亮前行之路,用善良之心温暖菁菁校园。

Baidu
map